Thursday, April 27, 2023
揭秘一個比《清平樂》更真實的宋仁宗
古人的智慧,令人受益。古人的生活,也總引人好奇。
關注人民論壇讀史,帶你了解更多中國古代歷史趣事、做人為官智慧。
來源 | 人民論壇雜誌及人民論壇網(rmltwz)
轉載請註明來源
最近,第一部以宋仁宗為主角的電視劇《清平樂》收官。
自開播以來,《清平樂》就受到了不少的關注和爭議,該劇朝堂戲古文多,引發了網友對宋朝歷史的考據以及對宋仁宗歷史真實樣貌的好奇。
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第四位皇帝,在位42年,以「施仁政」著名,在位期間經濟和文人政治都發展迅速。「仁」可謂君主的最高境界。元修《宋史·仁宗本紀·贊》認為,宋仁宗之於「仁」,「誠無愧焉!」
如何理解宗仁宗之「仁」?今天,告訴你一個比《清平樂》更真實的宋仁宗。
01
心懷敬畏、與民共情
仁宗在國家遭遇嚴重自然災害時,表達出敬畏戒懼態度。
慶曆七年春,大旱,出宮祈雨之前,仁宗已經下詔罪己,並且親自修改詔草,唯恐不能表達「震懼」之意。在「罪己詔」中,他向上蒼祈求:「咎自朕致,民實何愆?與其降疾於人,不若移災於朕!」仁宗讓人把傘蓋移開,把身體暴露在烈日之下,這不是虛偽的政治表演,而是他上祈於天、下告之人的真誠訴求,是與百姓的共情。縱然此舉並不能減輕百姓的實際損失,但也會讓受災百姓在心理上得到莫大安慰。
仁宗之父真宗為崇奉「天書」建玉清昭應宮,共有兩千六百多間,宏大瑰麗、勞民傷財;攝政時期,玉清昭應宮遭遇火災,燒得只剩下一兩座小殿,劉太后接受臣僚建議,「詔天下不復繕修」,以安民心;仁宗親政之後,臣僚請求在「玉清舊地」擴建皇家園林,仁宗拒絕了。他在上面修建了一處宗室住宅區,又把其中一大塊田地賜給國子監做學田。和睦宗親與培養人才,都是比畋獵遊藝更為高尚的行為。這是仁宗的選擇。
02
「畏天變」而「愛民力」,尊重與愛惜個體生命
拒絕擴大御苑,穿洗過的衣服,宮殿裝飾不用昂貴絲織品,夜裡餓了想吃燒羊寧可忍著,仁宗這些做法很接近我們今天所說的「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」,但其內涵卻不止於此。
宋朝政治是帝制時期的王朝政治,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對皇權構成強制性約束。皇帝的說法、做法以及流露於其間的慾望,會被權力的透鏡無限放大,最終影響到國計民生。而仁宗主動選擇「克己復禮」,的確了不起。當然,仁宗的「恭儉仁恕」並非全然「出於天性」,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學教育,六歲「講學於資善堂」,老師都是當世大儒。成年之後,仁宗更是修學不輟,儒學修養深厚,可以說是一名「儒者皇帝」。他相信「天人感應,災異示警」,對民間苦難抱有同理心,「畏天變」而「愛民力」,因此願意接受批評,以糾正治國理政中的錯誤缺失。
仁宗承認並敬畏「庶人」的集體力量,反映到治國理政中,就是要避免對社會的頻繁騷擾和過度壓榨,以「不擾」為善政。在這方面,宋仁宗可表彰之處甚多。
仁宗朝,死刑案件只要有疑點,都必須上報中央覆核;誤判他人死罪的官員,終身不予升遷;對死刑的判決採取慎而又慎的態度,這是愛惜人命。
仁宗朝宋夏開戰之後,遼國趁機勒索,宋朝不得已增加了對其經濟補償——「歲幣」的數額。在宋夏和宋遼關係中,宋朝國家付出了「歲幣」與「歲賜」。這種付出,在當時人的觀念中,是皇帝的割捨——華夏天子放下了「天無二日」「唯我獨尊」的面子,紆尊降貴,與北方蠻族稱兄道弟;又自願損失財物,為百姓換得了和平的生產生活環境。仁宗君臣是愛惜人命的,他們對戰爭的破壞性有著深刻的認識。作為皇帝,仁宗寧屈己以愛人,孔子曰「如其仁,如其仁!」
王凱飾演的宋仁宗
03
寬容納諫
對於批評,仁宗的態度是開放的。仁宗朝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批評糾錯機制,其核心是專司批評的諫官和言事御史。歐陽修這樣描述諫官在宋朝國家機器中的獨特性:其他所有職位都受到其具體職責範圍的限制,越界則非所掌。因此,歐陽修主張,士人做官,「不得為宰相,必為諫官;諫官雖卑,與宰相等」。諫官「與宰相等」的基礎,是二者皆「系天下之事」「任天下之責」。
仁宗的這種開放與接納造就了真正優秀的官員,使其能夠獨立思考,敢於「對事負責」,而不只是「對上負責」。慶曆七年(1047),河北爆發了帶有邪教背景的軍卒王則叛亂,平叛之後,各地「大索妖黨」,嚴打邪教,氣氛高度緊張。有人告發蔡州有妖人聚集,仁宗派出宦官特使前往,要發兵捉拿。知州吳育反對:「這不過是老百姓以佛教的名義聚眾斂財罷了,派個衙役去召一聲就來了,派兵只會引發恐慌。」果然,衙役一傳信,人就都來了;押到京城一審,皆無辜良民;誣告的人遭到了懲處。仁宗隨即下詔,一定要防止打擊邪教的擴大化。在這樣緊張的情形之下,吳育還能說實話,宦官使者也肯聽,而中央的有關部門也能公平審理裁斷,若不是有「對事負責」的精神,如何能做到?
倘若我們相信整個天下國家是一個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有機整體,那麼,唯有「對事負責」,才是「對上」有利的。這樣的道理,是仁宗朝上下皆知並能共同踐行的。因此,那些敢於說真話、敢於批評的人,是受到制度和輿論鼓勵的。
嘉祐六年(1061),蘇軾、蘇轍兄弟參加「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」科的考試。蘇轍跑題,嚴厲批評仁宗好色荒淫,指責宰相對皇帝不加約束,三司使推波助瀾。初考官要以「技術性」錯誤——跑題否決他;覆考官司馬光、范鎮則主張錄取;被罵的三司使蔡襄表示慚愧,認為罵的對。最終,仁宗發話說:「求直言而以直言棄之,天下其謂我何?」蘇轍被錄取了!
其實,蘇轍的批評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公平——仁宗的後宮生活並不像蘇轍想像的那樣。即便如此,讓一個年輕人表達他對國家命運的思考與擔憂,又於國何損?仁宗一直在接受著臣僚對他後宮生活的監督和批評。比如,他廢郭皇后時,台諫官全體抗議;他破格提拔張貴妃的伯父,又遭到台諫官的一致反對,包拯的唾沫星子甚至噴到了他的臉上。
劉鈞飾演的范仲淹
03
仁宗的一生,都在努力求「仁」
仁宗治下,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為星光璀璨的官僚群體,其中的每一個名字都足以光耀古今。
范仲淹自為小官便不畏權勢,積極抨擊弊政,雖屢遭貶謫而其心不改,「寧鳴而死,不默而生」;當國家遭遇外敵,又能奮其武干,整軍禦侮,保衛國家安全;後為參知政事(副宰相),主持改革,直擊官僚特權,努力提振政府效率;改革失敗,出守外州,亦能振其行政長材,改善地方面貌;真正做到了「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,居廟堂之高而憂其民」,以天下為己任。晏殊、韓琦、富弼、包拯、文彥博、杜衍、歐陽修……他們是詩人、文學家,更是有格局、有理想、有擔當、有能力的政治家兼行政官員。毋庸諱言,在帝制政治下,這樣的「好官」能夠成批產生,必須要歸功於皇帝的愛民、大度、仁厚。
作為個人,仁宗的生命之中充滿了無奈。首先,作為人子,他自從剪斷了臍帶就被從母親身邊抱走、當作劉皇后的兒子撫養,從未享受過親生母親的愛撫——這是他的終生之憾。其次,作為丈夫,仁宗的感情生活並不如意,他廢黜了養母劉太后為他選擇的郭皇后卻又藕斷絲連,最終導致了郭氏不明不白的死亡;他寵愛張貴妃,甚至願意為她暫時墮落成一個昏君,違反制度和原則,可惜,這個美麗可愛的女人只活了短短的三十一歲。最後,作為父親,他竟然沒有兒子,仁宗一生一共生過16個孩子,其中,3個兒子,一個都沒有活下來;13個女兒,活到成年的只有4個,這4個當中,還有3個是老來得女。所以,真正陪伴在仁宗生命中的,其實只有一個女兒。而這個女兒的婚姻,在仁宗的包辦之下,卻是萬分的不幸——她嫁了一個相貌醜陋、舉止粗俗的駙馬,離過一次婚,後來勉強復婚,也過得極為慘淡,而這位可憐的公主也只活了短短的三十三歲。
但是,即便如此,仁宗的一生仍然在努力「求仁」,他想要做一個理想的儒家皇帝。宋朝人說,「仁宗皇帝百事不會,只會做官家」。這「官家」,仁宗做得的確好。在仁宗朝,我們看到了「不那麼強勢的、尊重製度與傳統的皇帝,有責任感、有擔當的知識分子官僚群,包容異見、接納批評的政治風氣與政治制度」,這些因素當中蘊含著走出朝代更替的可能性。
當然,仁宗朝也不是完美的:「(仁宗)在位四十二年之間,吏治若媮惰,而任事蔑殘刻之人;刑法似縱弛,而決獄多平允之士。國未嘗無弊倖,而不足以累治世之體;朝未嘗無小人,而不足以勝善類之氣。君臣上下惻怛之心,忠厚之政,有以培壅宋三百餘年之基。子孫一矯其所為,馴致於亂。」
這是一種並不純凈整齊的中庸的美好,它包含了人性的複雜。「黃金時代」的確曾經存在,但那其中同樣問題叢生,只是那時代的人們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和努力解決的態度。
上文略有刪減
原標題 | 宋仁宗之「仁」
作者 |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趙冬梅
原文責編 | 王妍卓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韓劇-漂亮男人
劇情介紹 擁有漂亮臉蛋和天生觸感的獨孤馬特,和母親兩個人在貧困中相依為命30年。事實上,獨孤馬特是MG集團締造者的庶子,非常討厭對自己和媽媽不聞不問的爸爸。有天收到拜同父異母的大嫂、MG集團會長的前妻洪宥拉為師,誘惑大韓民國最上層1%的十名女性的任務,通過認識這些女人們,從而打入...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